图为赵润林局长了解我校“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”的做法。
以下是《山西日报》记者王利强对我校的报道:
本报讯(记者王利强)5月6日下午,记者在忻州市第十一中学采访时,看到历史教师高培仁正把第二天的教学学案发给七年级25班的学生。同学们根据学案先预习,提出重点、难点问题,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讲课。学生杨静说,这种教学方式使他们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重点、难点问题,提高学习效率。
从去年秋季开学后,忻州市第十一中学就开始创新教学模式,推行 “学案进课堂”,取得良好效果。据校长张书宸介绍,“学案进课堂”是一种开放性教学方法,他们称之为“学案教学法”。每次上课前一天,发给学生一份学案。学案以填空、选择、问答等形式,列出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、有关知识以及课堂作业、课后作业等,让学生提前预习,一般只需15分钟左右时间。上课前,教师把学案收上来,迅速浏览一遍,上课时便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、难点上。
在教学实践中,忻州市第十一中学精心组织教师编写学案。学案编写由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,分工主编,形成一份集导学、练习、自测、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学习方案。学案内容由学习目标、重点、难点、知识构成、学习方法、随堂训练、相关练习答案和提示、资料链接、课后反思等9部分组成,要求一课一案,学案采用课前发放或当堂发放的方法进行。
推行“学案教学法”,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,减轻了学生课后负担,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。今年新学期以来,不少学生转入忻州市第十一中学。学生家长张改英说:“在十一中,孩子进步很大,他自己觉得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,学习起来不再吃力,整个学习过程相对轻松,知识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。”